专家给鱼看病叫治,总结一下,治病方法有三种。
第一个办法吃药。
我经常听到很多人一直在讲这句话:生病不吃药吃什么?是药三分毒,药物有副作用,你也知道。
你更知道所谓的“并发症”,可是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,为什么这个并发症的“并”,不是生病的“病”,而是一并的“并”。
我们一旦说是糖尿病的并发症,很多病人立马会说,是由糖尿病这个病引起来的病,当你写出来这个字是一并的“并”的时候,你一定会恍然大悟。
并发症,说白了,就是药物的赠品,如果今天你明白什么叫并发症,我相信你在吃药的过程中一定会谨慎,吃药就意味着,为了一条鱼,其他的鱼倒霉。
第二个治病的办法是切除脏器,也就是扔鱼。
有人也说不行,你把这个有病的鱼扔掉了,那其他的鱼迟早还会出问题。
我们很多人轻易把很多小的脏器,不会要我们命的脏器手术切除,比如说扁桃体、胆囊、子宫、乳腺、阑尾。
你别以为把小鱼扔掉就万事大吉,如果小鱼已经出现问题,大鱼迟早也会倒霉。
这个时候你不是扔小鱼,而是要想办法,把鱼池的水弄干净,小鱼恢复了,大鱼也才能得救。
就像做完一个手术,过了几年复发,医生只会告诉你这是手术后遗症。
第三个办法就是换鱼。
我们很多人花20万30万50万,换大鱼,比如说心脏、肝脏、肾脏,当我们换完这些脏器以后,你会发现很多人活不过3年、5年。
如果没换脏器,没得这个病,你再活20年,30年都是正常的,换完脏器有的人连三个星期,三个月都活不过,能活三年、五年竟然叫奇迹,为什么叫奇迹?
把一个换过的好的心脏、肝脏、肾脏扔到那个脏血里面,能活几年,能不叫奇迹嘛。
今天清理水质就叫做调,给鱼看病的就叫治。
虽然都是解决鱼的问题,但是方向不一样,这不是方法的问题。
同样道理,中西医都是为了解决疾病问题,但中西医是有区别的。
是宏观与微观的区别,是解决水与鱼的区别,中西医区别太大。
我认为治与调不能拿来对比,这是我个人观点。
这就相当于拿“去北京的方向”和“跑车”做对比,我在乎的是去北京的方向不能错,哪怕车速再慢,我就是步行都能到北京。
方向不对,跑车速度越快,偏差越大,一辈子也到不了北京,也就是一辈子吃药,治不好,反而短寿,所以吃药越多,副作用越大。
换个思路,还是那条有问题黑色的鱼,我们不撒药,而是把鱼池的水给清理干净,那其他的鱼是受益还是倒霉?
我相信你一定会告诉我受益。所以我经常听到很多人说,为了调理皮肤病、高血压、过敏,一个病调理好了以后,他会奇迹般地告诉我它睡眠改善了,肠胃改善了,皮肤比以前光滑了,而且显得比以前年轻了,斑也淡了,体形也瘦了。
老百姓对做健康行业最大的不信任来自两方面:
1.他们认为做健康行业的人,对疾病不了解,没体检就说能把病调好,看着很不专业。
2.不管什么病,就那几个产品,好像是治百病的药(其实很容易理解,也就是水脏会引起千奇百怪的病,不管鱼是什么病,先换水)。
所以治鱼的人经常会说:原因复杂,病因不清。我讲到这里,大家也就明白了。
很多吃药几十年的人,大把吃药,说从头到脚哪里都难受。
调理身体的人,却说我当时为了调一个病,没想到好几个病也莫名消失了,所以治病是为了一条鱼,撒药,其他鱼倒霉,调理是为了一条鱼,清理水质,其他的鱼受益。
调理身体有三步:
第一步先调什么?
一定是我们的观念,因为你连治与调到底有什么区别,都搞不明白,还说一句可笑的话:专家都治不好的病,你怎么给我调?观念通就意味着你明白了,离健康就近了,可以远离大病了,甚至可以带领家人远离疾病风险。
那第二步调什么?
我们调的是你的生活习惯。因为这个鱼池的垃圾是你自己扔的,你每天有错误的生活习惯,熬夜、喝酒、吃肉、不运动、吹空调,不停的往这个鱼池里扔垃圾。
最后第三步调什么?
第三步就是调身体,观念一调,习惯才能改,习惯一改这个鱼池里的垃圾就会不再扔,那这个时候再调理身体,就会事半功倍。
所有得病的人应该反思一件事,得病也不容易,错误习惯坚持了10年,20年,30年才得了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癌症,可是调理身体连3个月、半年的耐心都没有。
所以很多病治不好,但是能调理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