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8-29 10:29:22
1、定时饮水,变被动为主动。
感到口渴时喝水是“被动饮水”,久而久之,人体就会长期处于一种“潜在”的缺水状态。定时饮水,就是主动饮水。即不等到 “口渴”即按时饮水,这有利于机体代谢。
2、定量饮水。
成人每日除了食物中含水量外,一般饮水量为1200~1500 ml。老年人每日饮水量可以控制在1500 ml左右。
3、培养科学的饮水方式。
不要在口渴时大量喝水(一次性超过500ml)。否则不仅影响消化功能,还会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,增加心脏、肾脏负担。
4、清晨饮水。
夜间睡眠,长时间不饮水,加上机体显性和隐性排汗及尿液的形成等生理性失水,造成机体相对缺水,使血液浓度增高,血流减慢,造成体内代谢物堆积。
5、少量多次。
每次200mL左右(1杯)。体内水分达到平衡时,就可以保证进餐时消化液的充足分泌,增进食欲,帮助消化。一次性大量饮水会加重胃肠负担,使胃液稀释,既降低了胃酸的杀菌作用,又会妨碍对食物的消化。
6、选择白开水。
廉价、安全、卫生是白开水最大的优点,而且比起甜饮料,白开水还能避免能量带来的肥胖风险,以及糖过量带来的龋齿、糖尿病等风险。
常听人说“每天要喝八杯水”,每个人都是如此吗?其实喝水和很多事情一样,因人而异,适合自己的饮水量才是最科学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