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这六种感染,五项预防措施你得知道

2019-09-08 11:46:05

发热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皮肤红肿热痛、局部皮肤破溃、脓肿、尿频尿急等,这些均为感染的表现,糖尿病患者是否经常有这样的经历呢?

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呢?




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,细菌进入体内以后,高血糖环境是细菌的一个很好的培养基,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。

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神经损伤,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就会下降,容易踩到石子、钉子或其他尖锐物刺破皮肤,而发生损伤。

又因为血管损伤或血管狭窄,导致肢体远端血液供应能力下降,一旦出现感染,体内的一些抗感染的物质就不能顺利的到达感染部位,容易导致感染扩散。

糖尿病患者哪些部位容易发生感染,如何预防感染呢?

六大常见感染部位

1.口腔感染

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关注。牙周炎、牙龈的感染,可能会导致某些严重的心脏病。




口腔与外界接触,本身存在很多细菌,如口腔卫生没有做好,导致细菌大量繁殖,细菌还可以进入胃肠道,造成肠道菌群的紊乱,影响消化吸收,对于血糖的控制也不利。

2.肺部感染

糖尿病患者的肺部感染也是很常见,特别是长期吸烟和老年人,本身肺功能就减退,糖尿病导致了抵抗力的下降,如果上呼吸道的感染没有很好的控制,很快就可能向下传播,导致肺部的感染。

3.皮肤的感染

表现为皮肤破溃不容易愈合,反复感染。有些人因为反复感染,才首次发现血糖高,诊断糖尿病,这在临床上很常见。




4.女性霉菌阴道炎

女性糖尿病患者容易患霉菌性阴道炎,是因为阴道内糖原增多,pH值降低,容易造成念珠菌繁殖造成炎症。

5.手术切口的感染

需要手术的糖尿病病人,一般要求血糖控制好以后再手术,如果血糖控制不好,伤口很难愈合,手术做得再漂亮如果伤口不能愈合也没用。




比如一些严重的肛裂、肛瘘、痔疮的病人,由于感染后出现的窦道,粪便中含有大量细菌,会反复的感染伤口,迁延不愈,治疗起来非常困难,病人也非常痛苦。

6.膀胱炎

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膀胱的植物神经病变,膀胱的排尿功能就会出现障碍,容易导致膀胱残余尿的增加,长期尿排不尽,同时尿液中血糖也高,它也是很好的培养基,最终导致细菌繁殖,膀胱发炎。

预防感染的五项措施

1.控制血糖

当然血糖控制稳定是基础,尽量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,尿糖基本是阴性。




2.保持营养均衡,适量活动

每天饮水量要保证,一天1500-1700毫升,通过饮水可以加速排尿,尽量减少尿液在膀胱的存留时间,使膀胱的尿液经常流动,有助于减少膀胱炎的发生。

3.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

少用刺激性化学品或清洁品,用的话尽量戴手套,防止皮肤擦伤。如果用剪刀或刀来处理一些食物或物品,最好戴上手套,防止刺破皮肤。




4.保护牙齿

牙齿要经常刷,用牙线将牙垢清理干净,有条件的话可以定期到牙科就诊,检查牙齿的情况。

5.保护足部

糖尿病患者尽量穿软底鞋,不要光脚。




趾甲修剪整齐,最好用锉刀给锉齐,不要有倒刺,如果出现倒刺,有可能会刺破皮肤导致皮肤破溃或水疱,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局部的溃疡或坏疽。

洗脚水温不要太高,不要烫伤皮肤,洗脚后用一些润肤露。

尽量保持脚部干燥,袜子不要太紧,糖尿病病人四肢远端循环不好,如果袜口太紧,容易影响血液循环。

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无小事,不要因为一个小的失误,导致难以控制的感染,酿成大祸。
分享到: